第482章:这家伙,当真是来进修而已的?(两章合一)(1 / 6)

起初,林川只是沉默地看着,手指偶尔滚动鼠标滚轮,放大某些数据区域。

他的沉默在刘浩看来,更像是无从下手的茫然。

“秦同学,这些数据涉及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和界面效应,可能比较专业,不太好理解。”

刘浩忍不住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。

林川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言外之意,头也不抬地指着屏幕上一处数据点聚集的区域,平静地问道:

“这里的离散度异常偏高,你们在测试时,是否考虑到了环境温湿度对树脂基体黏弹性的影响?以及,夹具的边界效应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标定和补偿?”

一句话,让刘浩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。

张薇也愣住了,惊讶地看着林川。

这两个问题非常专业,直指测试过程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误差来源!

这绝不是一个门外汉能问出来的!

苏念眼中闪过一丝亮光,解释道:“温湿度是恒定的,夹具也经过标定。但我们怀疑是材料本身在制备过程中,纤维排布出现了微观的不均匀性,导致了界面强度的波动。”

林川点了点头,不再说话,而是直接打开了建模软件的操作界面。

他的手指在键盘和鼠标上快速操作起来,动作生疏却精准——生疏是对软件界面,精准是对他想要输入的指令和公式。

他没有使用刘浩他们尝试的那几种常规模型,而是直接开始构建一个新的本构模型框架。

他引入了一个考虑界面相损伤演化的内变量,并修改了描述层间剪切非线性的核心函数。

“你……你在干什么?”刘浩看着林川那完全不同于常规思路的操作,忍不住惊呼,“这个模型结构……我没见过!”

张薇也瞪大了眼睛,紧紧盯着屏幕。

苏念则屏住了呼吸,眼神中充满了期待。

林川没有回答,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模型的构建中。

兑换的脑域开发药剂和记忆强化胶囊效果显著,加上系统知识带来的高屋建瓴的视角,让他对材料在复杂应力下的响应机制有了超越当前认知的理解。

他虽然无法直接拿出系统里那个领先时代的完整工艺,但提出一个更精准的描述当前材料行为的数学模型,却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,并且可以“合理化”的。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仪器运行的嗡鸣。

刘浩和张薇从一开始的怀疑,到后来的惊讶,再到最后的目瞪口呆。

他们看着林川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