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接亲(2 / 3)

扶使臣的眼光流露出上位者的仁慈,仁慈中又掺着微不可察的轻视。

而客席上的罗扶使臣皮笑肉不笑,显然这番议和让他们很不服气。

就在余信拈髯高谈两国如何共享太平之时,罗扶使臣中一人截断了余信的话。

那人皮肤微深,高眉深目,只端坐在那里也观得他身形威壮,列坐一众罗扶使臣之首,身份不一般,正是罗扶国的祁郡王,元载。

他看也没看余信一眼,而是将目光直直射向余信左手边的陆铭章,然后缓缓立起身,双手执起案上的酒盏,向上首敬酒。

“我罗扶使臣此次前来,一为协商两国边贸,二为缔结和亲盟约,我国金城公主,身为陛下嫡长,尊贵无比,不知贵国可议定往我国接引的使臣人选?”

大衍同罗扶,因着地理关系,从来摩擦不断,初始,大衍压制罗扶,后来,罗扶军力更甚,又反向入侵大衍,也就近几年大衍才勉强扭转。

罗扶依旧很强,大衍胜得并不容易,且不能久战,也就是说,大衍虽胜却无力彻底压制他们。

这次和亲,并非乞和,更像是一场不利战局后的止损与休整。

大衍亦然,深知上次一战罗扶未伤根本,若大衍不退兵,断续强攻,必将引发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……结果难料,因此,大衍的目标是将战术胜利转化为优势,通过和亲固化。

总之,这一次联姻,纯粹是一次各取所需的政治结盟。

是以,大衍会派高级别且有身份的官员往彼国接引公主,一来恩威并施,二来确保和亲顺利进行,以此表示对联姻的重视。

再一个遵循礼制要求,类似男方于女方家接亲的延伸。

因着此人一番话,殿上歌舞骤停,话音回荡在阔大的殿宇间,百官不言语,微微垂着眼皮,静等皇帝和太后发话。

“祁郡王所言两项事宜,关乎两国邦交,我朝十分重视,金城公主身份尊贵,迎接使臣之人选,陛下及诸位大人正在慎重斟酌,不日便将定夺,必当择选德才兼备之重臣,以彰我国对此次和亲的诚意。”

坐于上首的赵映安微抬下巴,声调平平,没有太大的起伏。

元载并未回坐,而是接话道:“在场诸公皆为大衍要员,何须择日定夺,不如现下推选一位大人,小王好提前修书一封,送回,以便我国筹备相关接引事宜。”

赵映安听罢,看向上首的衍帝,不见他有任何反应,只能看向在座众臣,问道:“诸位大人以为如何?”

面对这位罗扶来使的咄咄逼人,只需无关痛痒地搪塞两句便可,根本没必要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