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他的喜欢在这里(2 / 3)
。
罗扶国使团在京都没有久留,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离了京。
在罗扶国使团临行前,陆铭章又是一阵忙碌,待使团彻底离开后,他并未闲下来,因为再过一段时日大衍使团就要前往罗扶。
这一程自是千里万里之遥。
端说大衍境内,从这个城到另一个城,一路畅行的情况下,还要一到两个月,这还是相隔不算太远的。
遑论跨越边境的异国。
后来,她拿出舆图,丈量比画,从大衍京都到罗扶国都,这中间隔着好远。
如此一算,山高路远,一来一去,只怕到了新年,陆铭章都不能回来同家人相聚。
……
这日,天气晴和,正巧陆铭章休沐,携同家人往城外的青山寺烧香祈福。
戴缨伴陆老夫人入到庙中,祈拜一番,出了庙门到寺庙后院禅房请高僧开示。
有何氏和姚氏陪着,老夫人念她年纪轻,怕她嫌枯燥,便不用她在跟前侍候,让她离了禅房。
戴缨出了禅房,寻了一圈,没见着陆溪儿和陆意儿,准备带着下人往后山走一走,谁知刚走了没两步,被一个声音叫住。
“可是华四锦的戴娘子?”
戴缨回过头,就见身后不远处站了一锦衣妇人。
那妇人看上去不上四十,皮肤白皙,鬓间簪着珠翠,身后跟着几名丫鬟和小厮。
戴缨看了一眼,很确定,她不认识此人,可以说从未见过。
那妇人走上前来,因着对方年长,戴缨出于礼貌,稍稍欠身:“夫人是……”
妇人温和笑道:“妾随夫姓胡。”
说罢,见戴缨好似仍未记起,提醒道:“小娘子想是不记得了,那批劣质生丝,京都衙令。”
劣质生丝戴缨哪能忘,京都衙令胡渊她更是记得,只是眼前这妇人,她不记得自己见过,但她说自己随夫姓胡。
“恕妾身冒昧,只是先前并不曾见过夫人。”
胡夫人笑道:“你没见过我,我却是见过你。”
那日她家老爷将这位女东家传至堂间,她就在后堂,出于好奇,偷摸着瞧了一瞧,不想今日在青山寺碰到了,遂一眼认了出来。
“那日你同我家老爷于前堂议事,我就坐于隔屏后。”胡夫人又道,“也多亏了你,方解了那些绸缎庄的燃眉之急。”
戴缨了然,微笑道:“叫夫人笑话了,一点点小事并不当什么,只是妾身手头正巧有些闲散银子,想着多囤积一些丝货总无坏处,既解了自身之需,又能为诸位同行略尽绵力,也是两便之策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